1993年,贾静雯父亲经商失败,欠下1000万外债,随后又查出癌症,贾静雯趁父
1993年,贾静雯父亲经商失败,欠下1000万外债,随后又查出癌症,贾静雯趁父亲睡着时,亲手拔掉了他的呼吸机,母亲怒斥贾静雯:“那可是你的亲生父亲,你怎么能这么狠心?”亲戚朋友得知后,纷纷怒斥她:“没良心,断送了父亲的生命!”那时的贾静雯,刚满20岁。放在一年前,她还是北京电影学院里穿着白裙子的学生,周末会和同学去王府井逛街,口袋里装着父亲给的零花钱,从没想过“钱”会成为压垮生活的巨石。她出生在台湾一个富裕家庭,父亲靠着连锁餐厅生意,把家安在台北最繁华的地段,她的童年记忆里,永远有穿不完的新衣服,和父亲开着轿车带她去郊外野餐的画面。初三那年,她在放学路上被星探拦住,对方递来一张名片:“小姑娘,要不要试试拍广告?”那支饮料广告让她一夜成名,镜头里的她梳着齐肩短发,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,青春得像夏日里的冰汽水。紧接着,她接拍了电视剧《佳家福》,虽然只是个小角色,却让她对表演产生了兴趣。16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时,父亲特意飞到北京,在宿舍楼下拍着她的肩膀说:“好好学,爸永远是你的后盾。”可“后盾”在1993年突然崩塌。父亲来大陆拓展餐饮生意,本想大干一场,却因为合伙人卷款跑路,不仅血本无归,还背上了1000万的外债。催债的电话打到家里,红着眼的债主堵在餐厅门口,曾经风光的父亲一夜之间愁白了头。更让人心碎的是,就在全家为债务焦头烂额时,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。医院的诊断书像一块冰,砸在贾静雯心上。她看着父亲躺在病床上,化疗把头发都掉光了,曾经能轻松抱起她的手臂,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“退学吧,”她对辅导员说,声音平静得不像一个20岁的学生,“家里需要我。”回到台湾后,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白天在剧组跑龙套,演丫鬟、演路人,台词少得可怜,却拼尽全力;晚上赶到医院,给父亲擦身、喂饭,听着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,一夜一夜地熬。最困难的时候,她同时接了三部戏,连续48小时没合眼,在片场晕倒被送到医院。醒来后第一句话是“我的戏份拍完了吗”,护士看着她苍白的脸,忍不住叹气:“你这孩子,不要命了?”她只是笑了笑,心里清楚,每多赚一块钱,父亲就能多住一天院,多用一支好药。可病情并没有因为她的拼命而好转。父亲的癌细胞扩散到全身,每天靠吗啡才能勉强止痛,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,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。贾静雯握着父亲的手,那双手曾经给她梳过头发,给她签过家长会的回执,如今却冰冷僵硬。她看着父亲的胸膛随着呼吸机的节奏起伏,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,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呻吟,突然明白,父亲正在承受的不是生命,而是煎熬。那个深夜,病房里只有监护仪的声音。母亲趴在床边睡着了,贾静雯看着父亲脸上痛苦的表情,眼泪无声地掉下来。她想起父亲清醒时,拉着她的手在纸上写:“我想回家。”她深吸一口气,伸出颤抖的手,拔掉了那根维持生命的管子。呼吸机发出刺耳的警报声,母亲惊醒过来,看到眼前的一幕,尖叫着给了她一巴掌:“那是你爸!你怎么敢?”亲戚们涌进病房,指责声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。“白眼狼”“没良心”“为了省钱害死父亲”,最难听的话都砸向这个刚满20岁的女孩。她一句话也没说,只是跪在父亲的病床前,直到天亮。后来在采访中,她才轻声说:“我爸那时候已经没有意识了,每天被机器吊着,太痛苦了。我想让他有尊严地走。”父亲的葬礼上,她穿着黑色的衣服,面无表情地答谢前来吊唁的人。母亲始终没跟她说一句话,亲戚们也对她冷若冰霜。她独自扛下了1000万的外债,继续在演艺圈打拼,拍《倚天屠龙记》时,她演的赵敏敢爱敢恨,眼神里的倔强,像极了那个在病房里做出艰难抉择的自己。多年后,母亲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,握着她的手说:“那时候,妈不懂。”贾静雯笑了笑,眼眶却红了。她知道,无论过去多少年,那个深夜的决定都会是她心里的一道疤,但她从不后悔。就像她后来在微博里写的:“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,而在于质量。让爱的人少受点苦,或许是另一种成全。”如今的贾静雯,早已还清了外债,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。只是偶尔在整理旧物时,看到父亲当年送她的那本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,扉页上的字迹已经模糊,她还是会忍不住落泪。那个20岁的夜晚,她失去了父亲,却也一夜长大,明白了有些坚强,是不得不扛起的重量。